甘肃日报社评出2023年甘肃省十大新闻

9月30日,众多游客在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欣赏独特的丹霞地貌,领略西北壮美景色。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将

1 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央第十四指导组精心指导下,甘肃省委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目标,突出主题主线,着力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推动全省各地各单位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全省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形成主题教育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第一批主题教育中,各单位举办读书班,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上取得实效;聚焦短板弱项深入检视整改;紧抓快干、埋头苦干、担当实干,扎实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五个更加注重”重要要求,聚焦主题主线,准确把握目标要求,认真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提升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

11月22日,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推进行政服务事项“一地、一窗、一次”办理,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张军扬

今年2月13日,全省“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对“三抓三促”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着眼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提能力、持之以恒转作风、全力以赴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党中央重大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见行见效、落地生根。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上率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系统观念,在学习上下功夫、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效率效能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明显进步。树牢实干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中提效能、抓落实,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上下形成比学赶超、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团结一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崭新篇章。

12月29日,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受灾群众刘尕仓一家住进了活动板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蹊冯乐凯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中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境内,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房屋以及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地震发生后,习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并于12月23日到甘肃、青海地震灾区检查指导受灾群众过冬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我省第一时间启动地震Ⅱ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胡昌升、省长任振鹤立即赶赴灾区,连夜指挥部署救援队伍进行人员搜救、受灾群众安置、物资调配等工作。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闻令而动、分秒必争,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部委、兄弟省份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反应科学指挥、军地双方并肩携手密切协作、干部群众同心同向守望相助、社会各界向险而行紧急驰援,打赢了抢险救人、转移安置、保通保畅、板房筹建、秩序恢复五场硬仗,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截至12月29日15时,已搭建完成受灾群众固定性过渡安置房15812间,积石山县4个重灾乡镇需要安置的受灾群众已搬入活动板房,基本实现受灾群众从应急性临时安置转为固定性过渡安置的目标,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境内的祁连山群山环抱,蓝天白云与林海互相映衬,风光秀丽。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将

2023年7月,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安排部署,聚焦“转型”“扩绿”“减污”“治沙”,加力推进生态环境整体好转,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河西5市20个县全部纳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庆阳市等5市28个县纳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省完成造林种草1000余万亩,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设立五级林长66422名,开展天水、定西、武威3个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率先在沿黄九省(区)制定颁布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Ⅱ类;全省空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1%,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9%。群众身边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渐建立,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9月17日,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构成独特的大漠风光。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斌银

2023年,甘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维持在7%左右,持续高于全国水平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12月30日,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对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

我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四强”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和“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签招商引资项目2874个,总额达8713.18亿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2023年12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为原始创新提供“利器”。

◇上海坚持不懈支持“0到1”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180.59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14.15%。

◇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4%以上。

◇“科技创新要做‘时间的朋友’,没有什么‘立等可取’。我们不仅是投资主体,更是金融和创新生态的服务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打通‘政产学研用金’通道。”

基础研究投入从2013年的54.8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80.59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11%;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2万家,同比增长10%;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89家,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体量突破4万亿元大关……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2014年5月,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2018年11月,面对张江科学城的科技工作者,习语重心长地说:“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2019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2023年12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市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十年来,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上海必须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科技创新的改革工作和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挑重担,当好开路先锋。

瞄准国家战略急需,上海全力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生力军作用。

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服务战略需求。平常人们体检,最多几十项检查。但在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中,志愿者需在两天一夜中检测2.4万项表型。目前,已有20个国家的科学家加入这一国际大科学计划研究。

上海,是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创新策源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这一计划最终目的是通过大量表型分析,构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导航图”。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发起地,在创新策源上扛起大旗。科学家们得以在宇宙的极大尺度和人体的极小维度间,仰观乾坤之大、俯察草木之微。

高能级科创平台全链条赋能。克隆猴之后,2023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智卓越中心)牵头研究出“嵌合猴”。

“这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做出几种脑疾病的猴模型,争取在5年内做出一些创新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说,届时,基础研究团队的成果将向下游推广,凭借猴模型上的独家优势吸引全球资源,培育未来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的期智研究院、深入量子科技研究的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脑科学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基础前沿领域,上海的高能级平台先手落子,抢占先机。

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一批贯穿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国家级科创基地正在上海加速集聚。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孕育创新火种。为了洞悉宇宙奥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海大工程——“海铃计划”。

该计划将在我国南海深约3.5公里的深海平原建设首个中微子望远镜,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中微子,研究宇宙来“敲门”的信号。“海铃望远镜将利用整个地球作为屏蔽体,捕捉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通过地球自转实现360度全天域探测。”李政道学者、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东莲介绍。

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三维互融的科研组织模式。一场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高质量落地的新实践,在上海生根发芽。

《202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高校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前沿科学中心5家。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不断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氛围中孕育创新火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景 中国科学家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供图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重点围绕完善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扩大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优化科技资源聚焦配置、深化分类评价改革等,谋划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强化上海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

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

◇2023年12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为原始创新提供“利器”。

◇上海坚持不懈支持“0到1”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上海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180.59亿元,近10年平均增长14.15%。

◇2022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4%以上。

◇“科技创新要做‘时间的朋友’,没有什么‘立等可取’。我们不仅是投资主体,更是金融和创新生态的服务机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打通‘政产学研用金’通道。”

基础研究投入从2013年的54.8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80.59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11%;2022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2万家,同比增长10%;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89家,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创新助力上海经济体量突破4万亿元大关……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2014年5月,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发展定位从“四个中心”拓展为“五个中心”;2018年11月,面对张江科学城的科技工作者,习语重心长地说:“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临门一脚’”;2019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2023年12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支撑,上海在这方面要当好龙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支持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上海市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十年来,上海背靠长江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面向太平洋,主动发起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上海必须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表示,上海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科技创新的改革工作和重点任务,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挑重担,当好开路先锋。

瞄准国家战略急需,上海全力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生力军作用。

高水平大科学计划服务战略需求。平常人们体检,最多几十项检查。但在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中,志愿者需在两天一夜中检测2.4万项表型。目前,已有20个国家的科学家加入这一国际大科学计划研究。

上海,是发起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的创新策源地。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这一计划最终目的是通过大量表型分析,构建未来生物医学研究的“导航图”。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如今,上海已经成为“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发起地,在创新策源上扛起大旗。科学家们得以在宇宙的极大尺度和人体的极小维度间,仰观乾坤之大、俯察草木之微。

高能级科创平台全链条赋能。克隆猴之后,2023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智卓越中心)牵头研究出“嵌合猴”。

“这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做出几种脑疾病的猴模型,争取在5年内做出一些创新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说,届时,基础研究团队的成果将向下游推广,凭借猴模型上的独家优势吸引全球资源,培育未来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的期智研究院、深入量子科技研究的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研究脑科学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基础前沿领域,上海的高能级平台先手落子,抢占先机。

1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一批贯穿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国家级科创基地正在上海加速集聚。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孕育创新火种。为了洞悉宇宙奥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启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海大工程——“海铃计划”。

该计划将在我国南海深约3.5公里的深海平原建设首个中微子望远镜,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中微子,研究宇宙来“敲门”的信号。“海铃望远镜将利用整个地球作为屏蔽体,捕捉从地球对面穿透而来的中微子,通过地球自转实现360度全天域探测。”李政道学者、项目首席科学家徐东莲介绍。

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健全“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三维互融的科研组织模式。一场教育、科技、人才战略高质量落地的新实践,在上海生根发芽。

《2022年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高校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前沿科学中心5家。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不断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氛围中孕育创新火种。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上海重点围绕完善选题和任务形成机制、扩大基础研究多元投入、优化科技资源聚焦配置、深化分类评价改革等,谋划进一步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强化上海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多举措支持科技人员勇闯原始创新的“无人区”。

布局大科学设施磨砺“利器”。位于上海的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屡屡刷新“世界最强光”纪录,正向着100拍瓦输出功率“挺进”。

“‘羲和’输出的功率密度高达每平方厘米1022瓦,为人类科研提供了只有在恒星内部或黑洞边缘才能产生的极端物理条件。这既可以用于探索大量‘最先一公里’的基础性假。

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荣获“金禧奖·2023新锐品牌奖”

近日,由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投资时间网主办的“见未来·2023第六届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暨金禧奖年度颁奖盛典”于北京圆满举行。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凭借优秀的品牌建设、深入人心的差异化品牌形象,在激烈竞争中突围,荣获“2023新锐品牌奖”。

此次“金禧奖”的评选历经数月,经由标点财经研究院、《投资时报》对数千家企业大数据展开分析、比较,形成候选公司综合排名榜单之后,再经记者、研究员团队集体调研,并由评审组审核确定。最终,包括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在内的一批引领行业未来趋势、敢于突破和创新、极具品牌影响力的案例获得了褒奖。

作为阳光人寿的新兴品牌,自2019年成立起,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始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通过建立品牌IP,提升自身品牌价值和认知度,传递品牌理念和故事,打造更强大的品牌形象,并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从而增强客户黏性,进一步巩固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其中,2021年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正式推出全新IP“小未&小来”虚拟人物,其独特的宇航员形象及坚毅的表情传达了FPP差异化的品牌理念与态度——“每一天都是充满无限可能的一天,不拘一格是我们的态度,保持真实,坚持梦想,突破平庸”。将保险从无形变有形,让“小未&小来”成为阳光人寿的品牌资产。在此之后,以“小未&小来”IP形象为基础,持续打造实用周边赋能,帮助客户在生活中更加惬意舒适、在工作中更加便捷、在假日期间也能彰显个性,真正成为客户身边的“生活品质顾问”。

未来,在阳光品牌文化的引领下,阳光人寿中心城市(FPP)会持续通过全媒体、多渠道加强品牌渗透、强化品牌认知。同时,将品牌建设和公益事业融合践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树立良好口碑,成为深受客户喜爱和信任的品牌。

2023年央视新闻三次点赞 佛山创意产业园成文化消费顶流

12月30日是元旦假期第一天,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关注全国消费市场,重点报道了佛山创意产业园“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国潮国风成热点”的新闻。这是继今年8月之后,佛山创意产业园年内第三次登陆央视新闻报道了。

佛山创意产业园是一个以文化消费为主的文、商、旅、体、学、创六位一体的步行街区,是主打精神消费的第五代商业中心全国首个样板。佛山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邱代伦介绍,佛山创意产业园挖掘当地历史名人庞弼唐的心学思想,发展出成长文化,并以此为核心统领各类业态和园区运营,主张在吃喝玩乐游购娱等烟火气中快乐消费和成长。

佛山创意产业园由天伦创产集团打造运营,位于佛山市中心城区季华四路和佛山大道交汇处,由6家旧工厂改造而成,占地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品牌商家、1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

央视报道称,在佛山创意产业园,记者遇到了刚搬进园区的一家公司代表。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国潮风格的创意设计公司,他也正尝试挖掘当地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来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

据央视报道,眼下,佛山创意产业园的游客每天都保持在4-6万人,也带动了相关餐饮、住宿、演出的消费。佛山创意产业园从量化到美化再到文化,打造出更具魅力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佛山创意产业园也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今年8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综合频道(CCTV1)先后报道了佛山创意产业园夜经济、消费回升的盛况。作为市民精神文化消费的乐园,佛山创意产业园一年内三次亮相央视,成为叫好又叫座的“顶流”。

【新闻发布】介绍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聊城市有关工作情况

12月29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海蓉,介绍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聊城市有关工作情况,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委决策咨询特聘专家陈德正,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莹,围绕气变中心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2022年4月28日,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气变中心”)在聊城市正式落地,这是我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成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平台。气变中心由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聊城市和聊城大学共同运行。“国字号”平台的落地为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和城市影响力搭建了高端载体,也为推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外办会同聊城大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担当作为,有效发挥国家级平台作用,携手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外事力量、展现外事担当。下面,我就气变中心建设情况向各位媒体朋友做简要介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变中心建设,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上推动,组织召开气变中心聊城市专题推进会,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要高标准打造、高水平建设气变中心。聊城市联合聊城大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充分保障,先后出台机构人员配置方案、工作规划等规范性文件,为扎实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

持续推动友城平台建设。依托气变中心平台,聊城市加快推动与太平洋岛国地区友好交流,目前已与汤加瓦瓦乌群岛、基里巴斯比休岛、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和斐济楠迪,茌平区与斐济辛加图卡正式结为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聊城市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友城数量已达5个,成为我国在该地区拥有友城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我们还在积极推动与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罗门群岛等有关城市的结好工作。

切实搭建对太合作载体。在斐济成功举办第二届小岛屿国家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斐济教育部部长,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省、市领导及来自海内外的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会;成功举办太平洋岛国媒体记者代表团来华参访活动,真实记录、亲身了解,立体展示我市人民幸福生活和全市发展成就,助力讲述更加客观、立体、真实的聊城故事、中国故事;圆满完成“太平洋岛国风情展暨青年人才交流活动”,邀请到基里巴斯、萨摩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国驻华使节及留学生代表参加,增进了相互了解,厚植了民意基础;主办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高端对线携手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会及“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专题交流对话活动,深入交流互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对外援助务实有效。2022年,市外办克服疫情期间种种不利因素影响,先后协调为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汤加、所罗门群岛捐赠一批医疗用品、城市环卫设备以及生活物资;争取相关部委支持,选派我市人民医院2名医生赴基里巴斯参与为期1年的国家对外医疗援助任务;气变中心团队申报的“南太平洋岛国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批科技部2022年度国家级常规性科技援外项目。各项对外援助受到岛国政府人民和我驻外使馆的热忱感谢,进一步深化了中太民心相通,生动诠释了构建中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高层交流互动频繁。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接待了瓦努阿图议长代表团、基里巴斯内政部长代表团、基里巴斯教育部长代表团、基里巴斯议会营养健康特别委员会代表团、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科斯雷州副州长代表团、太平洋岛国青年外交官代表团等多个高级别岛国来访团,并在出访期间先后拜访我市友城斐济楠迪市、基里巴斯比休岛市,以交流深化友谊、加强合作,有效夯实了我市与太平洋岛国地区友好基础。

气变中心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教授围绕提升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举办多场培训活动,先后主办、承办第一届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班、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气候变化风险、适应与治理能力建设培训班”、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培训班。累计为岛国培训官员和技术人员120余人次,为岛国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气变中心平台,市外办联合市生态环境局、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绿色发展合作联盟,广邀社会各界相关企业、商会、协会等机构加入,已取得初步成效。促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与基里巴斯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进行了多次线上线下交流,并依托于此成功争取到教育部“中文+职业技能”项目专项资金。积极推进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与斐济、汤加等太平洋岛国地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全力开启聊城职业教育对太合作新篇章。

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为中太双方深化友好合作搭建了新桥梁、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市外办将以加强气变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打造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对接太平洋岛国支点城市为目标,持续推动与太平洋岛国地区在平台搭建、培训交流、友好互助、教育学术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加强地方民间交往,做实做好交流合作大文章,双方将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共同播撒合作的种子,收获发展的果实!

刚才介绍,聊城市已与太平洋岛国地区的5个城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请介绍一下这些城市的基本情况以及下一步交流合作计划。

在10个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中,我市与汤加瓦瓦乌群岛、基里巴斯比休岛市、瓦努阿图维拉港市、斐济楠迪市,茌平区与斐济辛加图卡市正式建立了5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城市的情况。

瓦瓦乌群岛位于汤加王国北部,由61个岛屿组成。距主岛汤加塔布岛约270公里。首府位于内亚富。陆地面积138平方公里。瓦瓦乌群岛火山岛居多,土地肥沃,多种植香草等经济作物。

比休岛市位于基里巴斯塔拉瓦环礁西南部,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口数在基里巴斯各选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泰奈纳诺市。比休岛是基里巴斯重要的海运和工商业中心,基主要的国营和私营企业均位于比休岛。

维拉港市是瓦努阿图共和国的首都,是瓦政府机构所在地,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国内海运及航运中心,集中了金融、商业、教育、卫生和旅游等设施。农业和渔业以及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是其经济支柱。

楠迪为斐济第三大城市,坐落于该国最大岛屿维提岛的西部。楠迪是南太平洋上的“十字路口”、“魅力之都”,交通条件便利,旅游、渔业等资源丰富,旅游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酒店业在斐济全国位居第一位。辛加图卡市是斐济一个旅游城市,也是斐济橄榄球的故乡,拥有斐济最美的海滩之一。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相关活动,扎实开展与现有友城的务实交流合作,适时开展友城间高层互访,并组织成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友城联谊会”交流机制,以增进友谊、互利合作为原则,搭建我国与太平洋岛国间友城交流合作平台。同时,持续扩大岛国朋友。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成立

9月28日上午,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遵义融媒传媒(集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遵义市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今年6月,遵义市委决定,整合遵义日报社、遵义市广播电视台、遵义杂志社3家市级媒体,组建成立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发展要求,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将围绕建设区域性新型主流媒体目标,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服务遵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遵义日报社、遵义市广播电视台、遵义杂志社3家市级媒体的经营板块剥离组建成立遵义融媒传媒(集团),为遵义市人民政府新组建的市属国有一级企业。集团按照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主攻方向,开拓品牌营销、活动会展、广告推广发布、政务合作、节目运营、教育培训、视听影视、技术创新等领域业务,着力打造多领域、宽平台、全产业链的现代文化传媒集团。(文/图 李培松、胡博、吴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给寒亭发来感谢函

函中介绍,寒亭区融媒体中心作品《山东潍坊寒亭:邂逅手造之美 静享非遗时光》《山东潍坊寒亭:一刀一刻映百态 浓墨重彩展非遗》分别入选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文化和旅游部新闻中心、新浪新闻、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视频展映活动《“四季旅行”第八季——今天我在这里打卡》和《“四季旅行”第九季——旅行中的文化宝藏》,在新华社、文化和旅游部以及新浪平台发布,宣传成果喜人。

活动中,潍坊市寒亭区融媒体中心对作品精心策划、倾心制作、积极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潍坊市寒亭区融媒体中心与新华社、文化和旅游部以及新浪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为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力量。

山东潍坊寒亭是潍坊风筝的发源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里,风筝年画姊妹艺术,并蒂开花。独具匠心的风筝,展示着杨家埠艺人的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古老的年画则承载着百姓朴素的愿望,勾画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报道员:杨梦瑶 张松峰 于帅帅)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木版年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年画博物馆是寒亭区一座集藏品展示、技艺传承、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年画博物馆,收藏展示了全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的1000余幅经典年画作品。馆内还邀请当地年画艺人现场雕刻作画,将古老的技艺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报道员:杨梦瑶 张松峰 于帅帅)

芜湖市今年50个“芜小园”全部建成开放

记者从芜湖市城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芜湖市在2022年建成开放50个芜小园·口袋公园的基础上,2023年到目前为止,又建成开放了50个。此外,还编制出台了《芜小园·口袋公园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口袋公园建设标准和管养要求,提升口袋公园建管水平,努力将芜湖市打造成“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移步有花”的“公园城市”。

记者了解到,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规定了口袋公园设计和命名的原则、程序、发布及公示牌样式。比如公园设计宜结合现有绿地的植物元素和本地历史人文资源等开展,鼓励优先使用乡土树种,植入体育、文化元素,增加服务功能,满足全龄段群众需求;口袋公园的命名,原则上参照“芜小园·××园”的格式,语言应精炼、优美,有内涵;口袋公园的设计和命名应充分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可通过媒体公告或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征集意见;口袋公园实行名录制管理,由各县市区、开发区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口袋公园命名意向,经市城管局(市园林处)认定后,予以统一发布;对纳入名录管理的口袋公园,应在绿地显要位置公示口袋公园基本情况和管理单位等基本信息,公示牌样式原则上保持全市统一。日常养护做到绿化植物茁壮生长、枝叶茂盛,基础设施安全、干净、整洁、完好,体现精湛的园艺技术和精细的养护水平。鼓励探索开展“社区认管”“单位认养”“居民认护”等方式,吸纳周边社区单位和个人自愿加入口袋公园管理队伍,共同保障口袋公园运行平稳有序。围绕口袋公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宣扬“爱绿护绿”“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生态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江城。

据介绍,从2022年起,芜湖市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小投入大效益,打造出了一批形式多样、亮点突出、功能丰富、人民满意的口袋公园,也使单一的城市绿化向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型绿色生态网络转变,实现群众“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移步有花”的生活愿景,为市民提供了多样的活动场所选择,助力芜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记者 胡芳)

官方回应新生儿遭月子中心月嫂虐待:已向警方报案!

月子中心的乱象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以前也屡次爆出,收费不合理,暴力捶打婴儿的事也是时有发生。

对于整治月子中心的乱象已经迫在眉睫。如何请专业能力过硬、道德素质高的月嫂是需要考虑的,不仅要会照顾宝宝,而且要有一颗爱宝宝的心。

日前,网传“重庆一妈妈称婴儿遭月嫂虐待”一事,引发网友关注。12月27日晚,两江新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目前,婴儿父母已向家庭所在地警方报案。有关部门正对该事开展进一步调查。

27日,重庆的阮女士反映其在玫瑰馨苑月子中心雇佣的月嫂26天的新生儿。阮女士表示,18日凌晨,宝宝哭闹得厉害,持续两个小时,当从月嫂处抱回宝宝查看监控时,发现月嫂多次虐待宝宝,包括打耳光、剧烈摇晃头部、掐脖子、手机强光照射宝宝眼睛等暴力行为。

事发后,阮女士拨打了110,并向当地妇联、卫健委反映情况。但玫瑰馨苑月子中心称涉事月嫂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而是宝宝康公司的员工。阮女士称实际上两家都是同一老板,据天眼查显示,一名周姓工作人员在两家均有任职。

而如果出现虐待婴儿的事件,不仅月嫂应该被严厉处罚,涉事的月子中心也要追责,这样才能保证月子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收费也要透明、统一,从而恢复家长对月子中心的信任!

巴以冲突11天逾30万名儿童被迫离开家园 沙地带卫生部门称医疗资源已将枯竭

《繁花》开播10分钟收视率破2 王家卫对金宇澄说:写的就是我哥姐的事情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以色列政府越过所有红线,不会让它“逃脱责任和惩罚”

男子曝在京东客服花949元买麦克风收到3管牙膏。客服回应:要么赔偿50元,要么报警

12月27日,重庆阮女士反映其在玫瑰馨苑月子中心雇佣的月嫂26天的新生儿。

原标题:官方回应“袖珍女孩”疑遭生母虐待:视频中行为有不妥,但无虐待12月11日,有网友称网红“袖珍女孩”陈小晓疑遭母亲虐待:拍摄短视频时,母亲用掐脸等方式激怒陈小晓

原标题:老人称遭保姆虐待被偷百万家属回应近日,上海一94岁老人发视频实名举报保姆虐待,并称保姆分多次拿走家中250多万元养老钱。对此,警方表示,正核实此事。

刑警大队长遭举报出轨?官方回应近日,一刘姓老人在网上实名举报山西吕梁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婚内出轨、贪污受贿。

38岁月嫂雇主家死亡 留下多处伤痕 公司:正尸检确定死因10月25日,多个家政从业者发布信息称,武汉一名38岁月嫂被雇主殴打致死,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网友吐槽河南平顶山鲁山县花700多万元建造了一个牛郎织女地标雕塑,疑造价过高。8月25日,极目新闻记者核实到,该雕塑中标价为715.2万元。